新疆之春,是中国小提琴独奏曲。由马耀先、李中汉作于1956年。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和奔放热情的性格特征。乐曲奔放流畅,潇洒自如,具有鲜明的维吾尔 民族音乐风格,反映了解放后 新疆人民欢欣、酣畅的生活情趣。也是大家较为熟悉的一首优秀作品。
5.良宵
《良宵》,原名《除夜小唱》,是刘天华音乐生涯中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乐曲。全曲形象单一、抒情、清新、明快,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,生动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欢叙守岁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。
《良宵》的特点是一气呵成。这首曲子自始至终贯串粉一条“线”,曲调抑、扬、顿、挫,在长篇歌唱性的旋律中,穿插粉锣鼓节奏和音响的模拟,这种穿擂为乐曲增添了色彩的变化。
6.庆丰收
小提琴曲《庆丰收》由张靖平作曲,生活气息与民族风格都比较浓厚,很好地发挥了小提琴演奏技巧,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作品之一,先后被吕思清、薛伟等著名小提琴家演奏。
7.苗岭的早晨
《苗岭的早晨》是1974年白诚仁先生特意为俞逊发新发明的口笛”创作的曲目,曾被中国艺术团在世界演出,享誉海外。1975 年由作曲家陈钢创编成为小提琴曲。
乐曲短小精悍,曲调热烈明快,描绘了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 图景, 既保留了原口笛音乐的特色, 又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特 性,并吸收了二胡的滑音、笛子的花舌等我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,展示了热情奔放的苗家舞蹈,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,表现了苗族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,音域宽广、情感丰富、对比明显,在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
8.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
小提琴曲《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》取材于新疆塔吉克民族的音乐素材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,“纵情高歌”展现了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和牧民们骑在马上弹琴高歌的情景;“热烈欢舞”充分发挥了复杂多变敏捷灵活的技巧,表现了塔吉克人民欢腾的舞蹈的场面。
9.金色的炉台
小提琴独奏曲《金色的炉台》是七十年代由著名小提琴作曲家陈钢根据歌曲《毛主席的光辉把金色的炉台照亮》改编。这首歌曲取材于毛主席视察钢厂时与钢铁工人亲切交谈的场景,当年由歌唱家施鸿鄂演唱,歌声传遍千家万户。
10.丰收渔歌
小提琴独奏曲《丰收渔歌》由小提琴教育家李自立教授作于1973年,乐曲以潮汕一代渔歌为素材,以南海波涛为背景,描写了渔民们出海捕鱼、丰收归来时的喜悦情景。
11.在银色的月光下
《在银色的月光下》是一首新疆民谣,源自俄罗斯民歌。1938年间,"西部歌王"王洛宾在新疆把这首曲子改编为华语歌曲,另也有由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、作曲家、中国音乐学院黎英海教授改编的版本。
11.夏夜
著名小提琴独奏曲《夏夜》由作曲家杨善乐作于1952年。通过描写江南夏天幽美的水乡夜色,抒发怀念故里之情。
作者当时是上海音乐学院学生,从小热爱湖南家乡民歌小调和“地花鼓”音乐,因久别故里思乡情切,通过描写江南夏天幽美的水乡夜色,抒发怀念故里之情。其中不仅以“地花鼓”音乐为素材,而且还将其伴奏乐器一大筒的奏法移植到小提琴上,突出了水乡音乐的特色。
12.海滨音诗
《海滨音诗》是一首以大海为背景,借物咏怀的音乐诗篇。乐曲开始钢琴伴奏有如微风吹拂下轻轻起伏的海浪,小提琴奏出起伏回旋,充满深情的如歌主题,中段情转入尽情倾诉的激情,引入小提琴独奏的华彩乐段,音调转为沉思,最后钢琴与小提琴先后再奏出带有遐想、带点梦幻的主题结束。
此乐曲在微微起伏的海浪式音型的伴奏下,由小提琴轻轻奏出,如歌、如吟、如诉,象是敞开心灵,向大海尽情地倾吐。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豪迈的理想和似大海般坦荡宽广的胸怀。
聆听乐曲仿佛身临海天相连、无边无际的大海边,又能感悟到发自心灵深处的“大海”,同样心潮澎湃。音乐又象朝霞红日升起的大海,提升着人们面向明天、面向希望的自信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